2025年,含山县被中国残联确定为全国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先行先试地区。近日,中国残联指导组一行来含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全面了解含山县在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康复训练、社会融合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与探索。
自含山县开展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以来,仙踪镇中心卫生院和县妇幼保健中心分别负责孤独症儿童初筛和复筛工作。截至目前,仙踪镇中心卫生院使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筛查表及ASQ发育筛查系统开展初筛1195人,初筛异常16人。全县开展初筛13705人,初筛异常63人,复筛异常44人。
中国残联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执行办公室专家、语言训练部主任张莉表示,含山县孤独症儿童关心关爱工作成效明显,亮点突出,在这项工作上真正做到了用心用情用力。既做到了关爱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健康,也为家长进行了详细的康复知识讲解。未来可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康复中心与普通学校间的结对共建,双向互动营造关爱孤独症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
走进含山县儿童康复中心,10多名儿童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跟着音乐的旋律打着非洲鼓。而在情景超市这个“生活小课堂”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玩中学”的方式模拟真实购物场景,锻炼了社交互动能力。
据康复中心负责人胡玲介绍,含山县儿童康复中心于2014年2月开办,是含山县残联直属的康复机构,承担0—14周岁的智力和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截至2025年10月底,机构内儿童共有99人,其中孤独症儿童50人。在职康复教师21名,均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并进行过相关专业领域的学习培训,全部达到实施康复训练的工作要求。康复机构设置有集体课教室6间、个训室14间,还有感统室、沙盘室、多媒体训练室、物理因子治疗室等,相关科室均配备了完备的教学工具及相应设备,为每一位康复儿童量身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
“在康复中心,我们每名儿童一人一档,按项目进行评估,针对性对孩子们进行个性训练,观察他们的恢复情况,并做好个训记录。”胡玲介绍道。
在多媒体教学室,胡玲在感知板前介绍说,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动手实操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提高认识和观察事物的能力。今年以来,县残联投入资金8万元,对含山县儿童康复中心的感统室进行全面改造,并购买了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套装,对0—6周岁的14名孤独症儿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据县残联理事长尹寿军介绍,含山县在关爱促进孤独症儿童工作方面积极下好“先手棋”,一方面在线上开展科普宣传,发布孤独症相关科普和信息报道,营造关心关爱氛围;另一方面做好线下组织宣传,累计张贴宣传海报107张,派发宣传手册4000余份,发放宣传品1000余份,结合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开展宣传活动1次。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提升人才队伍战斗力,邀请省级专家卢红云博士、市妇幼保健院专家翁婷婷副主任医师等人来含讲座,共培训人员近200人次,为高质量开展孤独症儿童筛查工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针对未来如何更好地促进孤独症儿童关爱工作,尹寿军表示,要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做好孤独症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引导大众形成正确认识。同时持续加强专业培训,提升基层筛查能力,定期组织医务人员、托幼机构教师参加孤独症筛查技术培训,通过理论授课、案例分析等方式确保培训效果,提升基层筛查的精准性。在社会联动方面深化开展教康融合活动,组织环峰四小教师持续每周前往县儿童康复中心,为孤独症儿童开展融合教育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近年来,含山县多措并举凝聚各方力量,为关爱孤独症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未来将进一步协同发力,持续深化服务内涵,凝聚更多社会爱心,吸纳更多力量参与进来,汇聚磅礴之力点亮一座温暖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