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锈铁丝轮椅到暖心新辅具:基层速度托起民生温度
和县乌江镇百姓村大周自然村,江启英老人的轮椅总在午后发出格外刺耳的“吱呀”声——轮胎早断了,仅靠几圈锈铁丝勉强固定。脑梗致瘫的她,还得扛着高血压、心脏病,丈夫庆克忠年老体弱、慢性病缠身,子女远在外地打工,连换个轮椅的钱和人都凑不齐。“怕摔,更怕给娃添负担。”夜里攥着被角落泪时,老人总把这句话埋在心里。
百姓村党总支副书记陈伟听说这件事后,没等“改天”,当场就拨通了镇残联的电话,语气里满是急切:“江大妈这轮椅太危险,必须尽快申请新辅具!”电话里敲定流程,放下电话就往老人家里跑,仔细核对需求、填好申请材料,生怕多拖一天就多一分风险。镇残联第二天一早便把崭新的轮椅、洗浴椅、坐便椅送到了江启英家,还顺手帮老人调试好刹车、调整了座椅高度。
“您试试,这轮椅稳当!”扶着老人坐下时,江启英的手还在抖,一遍遍摸着光滑的扶手,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淌:“你们这么上心,我再也不是累赘了……”阳光落在新轮椅上,也照亮了老人的脸,曾经黯淡的眼神里,重新有了对生活的盼头。从发现难处到解决问题,不过两天时间,基层干部的“快动作”,把民生温度实实在在送到了百姓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