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基本辅具适配(补贴)是省民生实事困难残疾人康复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残联的精心指导下,马鞍山市残联履职尽责,认真落实好残疾人基本辅具适配(补贴)工作,2025年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开拓创新“三量工作法”,为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需求采集“精确数量”。为更好地摸清采购需求,年初,马鞍山市残联督促各县(区)残联根据2024年持证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调查数据、调查时间节点后至今新增的残疾人辅具需求以及残疾人托养和往年享受过辅具适配政策但已超过辅具使用年限、残疾等级为一级的残疾人等数据精准采集辅助器具需求,从源头上规范需求采集登记,确保现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人“一个不落”。
二是产品采购“留足余量”。马鞍山市各县(区)残联根据往年基本辅助器具适配和发放情况,另外采购少部分辅助器具作为余量为日后新增的需要适配辅助器具的残疾人发放,避免辅助器具适配发放出现断档情况,做到后续新增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人“应配尽配”。
三是适配服务“提升质量”。马鞍山市残联及各县区残联对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人从个人需求、身体功能、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适配辅助器具。针对残疾儿童的辅助器具和假肢矫形器评估、开具处方工作,专业要求高,马鞍山市残联邀请安徽省康复研究中心专家一道开展评估、开具处方并对当前康复重难点予以指导;为方便距离较远的残疾儿童,马鞍山市残联主动前往县(区)和定点康复机构,为残疾儿童提供便捷康复服务。同时,马鞍山市残联建立健全辅助器具回访制度,严格按照回访时间、建立台账、及时处理、限时转办流程开展回访,保障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