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2024年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 服务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4-11-27    作者:马鞍山市残疾人联合会

近年来,马鞍山市残联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探索建立“民生呼应”办理机制,不断完善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关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服务水平,努力促进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残联出台了《关于印发2024年马鞍山市残疾人教育就业等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将高校残疾毕业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实行周报告、月调度,季通报。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严格督促,相关科室牵头负责,全市各县区残联具体落实,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层层落实工作,确保应届残疾毕业大学生就业服务提质增效,达成目标。

二、开展入户核查。县区残联对照全国残疾人就业职业实名制管理系统提供的应届毕业残疾大学生名单逐人逐户开展入户核查高校毕业残疾大学生的户籍信息、毕业信息、就业能力、求职意向等情况进行认真登记,确保应届残疾毕业大学生基本信息准确,就业意向精确,服务对象明确,并及时将核查基本信息及时录入实名制系统

三、做好宣传引导。通过报纸、网站、公众号等媒体,积极宣传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和残疾人就业创业先进典型。推荐高校残疾大学生关注马鞍山残联、马鞍山人社等微信公众号就业信息,以政策措施引导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用党和政府的特别关怀引导全社会支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通过宣传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创业典型,引导和激励更多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和在校残疾人大学生走创业之路。

四、制定一生一策。市、县(区)残联提前介入,针对残疾人身体、心理状况,强化对残疾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按照“以求定职”的原则,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开展一对一的就业创业服务,协调解决残疾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每位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毕业生能够获得3次以上的就业推荐机会,做到“不就业、不脱钩”。

五、加强部门协调。市残联、、教育、财政、公共服务机构建立联系沟通渠道,加强政策协调,进行密切合作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共同推进高校毕业残疾毕业生就业。市残联第一时间把高校残疾毕业生基本信息推送到市人力资源中心,将残疾大学生就业纳入市人社部门大就业统筹范围,一体推进,一体落实。

六、开展就业服务。市、县(区)残联将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作为重点帮助对象,为其提供更多、更好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开展各类就业服务。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举办专场招聘会、召开供求洽谈会、访企拓岗促就业等活动,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拓宽渠道。积极开展专场专项就业帮扶行动,线上线下结合拓宽就业渠道,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提供更加精准化、精细化的就业帮扶服务。同时对已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定期回访跟踪,了解就业情况,对出现的就业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及从业指导,促进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充分就业。

七、落实就业政策。各级残联建立完善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建立残疾人大学生数据库,积极落实高校残疾大学生求职补贴、就业培训、创业扶持等政策。将高校残疾大学生列为重点援助服务对象,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规范强化就业服务,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创造条件。

   下一步,市残联将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力度,加强政策协调,细化具体措施,加大就业帮扶,将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多措并举促进促进高校残疾毕业大学生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