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含山县残联坚持念好“实、准、活”三字诀,不断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用务实举措点亮残疾人就业梦。
主打“实”字,开展多样化职业技能培训。2024年县残联共举办5期技能培训班(提升班),培训总人数约200人,在综合残疾人就业方向和参训人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蘑菇种植、花卉栽培、电商直播、盲人按摩等培训内容。在含山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培训基地,县残联与合肥正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含山分公司联合开展电商直播技能提升班,组织10名学习电商专业或有视频拍摄经验的年轻人参加培训,目前已有1人成功入职。
聚焦“准”字,打造常态化用工对接平台。在全县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需求状况调查,积极对接有需求的企业,坚持社会招聘与集中安置“两手抓”,做好残疾人与安置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组织60人参加“万名大招工 人才大招引”活动,联合县人社局、税务局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吸引12家企业前来,70名残疾人积极参加,目前已成功入职19人。今年以来,全县共有55家企业安置106名残疾人。
环峰镇张公村的杨永正是肢体三级残疾,他主动联系县残联,希望帮助其就业。县残联第一时间与安徽凯星仕达公司取得联系,考虑到杨永正不能长时间行走,便为他争取到有固定位置的生产线工作,目前他已完全适应生产环境,工资收入也从开始的4000元提高到5500元,成为了同条生产线上的佼佼者。凯星仕达与杨永正的“双向奔赴”,为同类企业做好集中安置残疾人树立了标杆,仅2个月时间,该公司便集中安置17名残疾人,缓解用工难。近期,安徽鑫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动联系县残联,希望解决决企业燃眉之急,我们靠前服务,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积极寻找适合的残疾人,进一步解决了企业招工难问题。
突出“活”字,多元化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2021年建设含山县“阳光之家”辅助性就业机构,利用300多平方米的闲置用房,与马鞍山市亮际电子灯饰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专门面向残障人士的来料生产加工基地,已帮助80名重度困难残疾人实现就业,每月可获得500至2000元的收入。此外,2023年起县残联会同人社、财政依托社区管理,每年开发15个适合城镇困难残疾人就业的辅助性公益岗位,预计3年共开发50个岗位。
“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就是政府搭台,为有就业意愿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工作内容简单,都是些手头活,一方面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从自食其力中获得成就感。”含山县残联负责人尹寿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