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四项精品工程 实现残疾人就业“应帮尽帮”

发布日期:2023-10-19    作者:马鞍山市残疾人联合会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残联积极探索建立“民声呼应理机制,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以实现残疾人就业应帮尽帮、能就尽就为目标,做实做优四项精品工程,提高残疾人就业服务水平,增强残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马鞍山市持证残疾人58115人,其中:就业年龄段内残疾人28321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15777人,已就业12906人,就业率81.8%

    一、做实教育培训工程,夯实残疾人就业之”。坚持从教育到就业全阶段帮扶支持理念,注重提升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和就业能力,增强残疾人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一是全阶段教育帮扶。制定一人一案,通过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形式,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鼓励残疾儿童少年掌握一技之长;对全市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的所有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子女给予每年500元至4000元不等的就学资助,每年资助3500人以上,发放资助金320万元二是精准化就业培训。出台了《马鞍山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及竞赛实施方案(试行)》,定期开展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需求摸底调查工作,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型及程度、培训意愿,结合用工单位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尽可能提升残疾人培训后的就业转化率。2023年上半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1期,培训残疾人510人,涉及盲人按摩、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等多种培训项目,其中盲人按摩“订单式”培训效果显著,参加培训的50名视力残疾人中已有30余人在盲人按摩机构实现就业。

二、做实推介服务工程,搭起残疾人就业之围绕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职责,扎实开展残疾人就业推荐、职业介绍等服务,为用人单位和求职残疾人牵线搭桥。一是优化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服务。充分利用“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联网认证系统”优化办事流程、减少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限,为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提供简便快捷的就业年审认证服务,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地办”,鼓励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二是做好残疾人就业登记和推荐。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机构、村(社区)等作用,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化的就业登记推荐服务;在此基础上,为求职残疾人搭建就业平台,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为用工单位和残疾人创造面对面交流的机会。2023年以来,各级残联共接待登记各类求职残疾人123人,举办专场招聘会9场,提供残疾人就业岗位400多个,推荐残疾人成功就业50余人。三是强化残疾大学生就业支持。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按照“以求定职”的原则,主动开展残疾毕业大学生就业推荐工作,做到“一生一策”确保各项扶持政策、优惠措施落实到人,做到“不就业、不脱钩”。2023年,我市应届毕业残疾大学生62人中,已实现就业45。 

三、做实创业扶持工程,拓宽残疾人就业之残疾人自主创业和辅助性就业是实现残疾人就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市残联坚持落实对残疾人创业和辅助性就业扶持政策,不断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一是扶持残疾人创业。出台了《关于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马鞍山市扶持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对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给予资金扶持。2023年扶持个人创业160人、农村残疾人阳光大棚26个,为346名灵活就业残疾人发放社保补贴,投入资金202.2万元。二是支持辅助性就业。出台了《马鞍山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安置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按照每年3-5万元标准给予资金扶持,探索推进重度残疾人就业的新路径。目前,我市共建成9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安置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121

四、做实兜底帮扶工程,托住残疾人就业之“底”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就业的因素,残疾人特别是困难残疾人在就业方面更需要兜底帮扶。今年5月以来,市残联围绕帮扶困难残疾人就业做好文章。一是完善兜底帮扶政策。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帮扶困难残疾人就业的通知》明确困难残疾人就业的帮扶措施、资金来源、目标成效等,为兜底帮扶残疾人就业提供政策支持。二是落实兜底帮扶措施。为解决无法适应全日制岗位的困难残疾人就业难题,依托社区管理,开发适合的残疾人辅助性公益岗位,由财政资金按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标准给予岗位补贴,该项收入在核定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时可不计入收入。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符合条件的残疾人213人,已开发辅助性公益岗位38个,通过实施兜底性就业帮扶,困难残疾人收入得到了提高,家庭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了。